導遊、領隊、旅遊從業人員必用的Apps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英文文學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名作《雙城記 (A Tale of Two Cities)》的開頭對於21世紀的旅遊業來說似乎也同樣適用。科技讓旅遊更加方便、安全,但也同時讓許多過去依賴資訊不對稱的旅遊業者難以為繼,來自英國、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的Thomas Cook於2019年倒閉,帶動旅遊業發展的已經轉向Booking、TripAdvisor、Google、Airbnb、Expedia等以科技為應用的全球企業。
然而,旅遊業還是存在著,業務與客戶談論需求、公司協助報價、規劃行程、導遊領隊負責帶團等工作持續著,以下是我個人平時使用中覺得不錯的Apps及一些網路功能。
Apps
一、Google 地圖 / Google Maps
1. 離線地圖
地圖對於導遊領隊在外十分重要,離線地圖功能可以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使用Google Maps,並具有導航及路線規劃等功能。
步驟:搜尋想要下載地圖的景點或是區域名稱,如台北101或台北市,然後點選右上角的「三個圓點」,點選「下載離線地圖」即可,其中,地圖的範圍還可以因根據個人的喜好調整大小,不過需求的手機儲存空間也會有所不同。
2.多點路線規劃
旅遊總是以單日多日行程來進行,點對點的交通及累計的距離、時間對於事前的規劃及當日的帶團人員就變得十分重要,好的旅遊內容絕對少不了交通上面的掌握。
步驟:先搜尋第一個要去的景點,然後點選右上角三原點的選項,選擇「新增停靠站」即可把其他景點也放入同一條路線,最多可以新增9個停靠站,此功能以「自行開車」的選項為前提才能適用。
3.儲存地點
網路上可以輕易查詢到成千上萬的景點,然而如果平時就能以有系統的方式來儲存、分類,對於工作上將是事半功倍。
步驟:搜尋景點,點選「儲存」,然後「新增清單」,再為清單「命名、說明」,若要與他人分享的話即可選擇「共用」。
4. 位置資訊分享
出去帶團最怕找不到團員,透過分享即時位置,就不用擔心客人找不到導遊領隊了。
步驟:點選右上角的個人圖示,選擇「位置資訊分享」,「複製連結」,然後在群組貼上連結即可。
5.時間軸
若想要紀錄去過的地方,則可以使用此功能,那是一種旅遊回憶,必要時候也可以當成工作的紀錄,此資訊是私密的,所以不用擔心會被他人看見。
步驟:點選右上角的個人圖示,選擇「你的時間軸」,即可編輯每個去過的地方、停留時間、點與點之間的交通工具。
6. 探索
行程總會遇到變化,這時候除了靠第三點的「儲存地點」,也可以使用「探索」功能,無論是加油站、景點、飯店、還是餐廳,Google Maps都可以迅速提供你所需要的資訊。
步驟:頁面裡上面會有外帶、外送、加油站、超市、飯店等選項,下面則有「探索鄰近地區」的功能,點選合適自己的需求,即會出現相對應的結果。
7.衛星地圖、街景
帶團總會遇到沒去過的地方,如果能請教他人是最好的方式,但也可以透過衛星地圖及3D街景來了解要去的地方,前者提供空中鳥瞰的視野、後者則用360度的照片來知道每個地方附近的樣貌,然後再透過評論、照片、關於等在Google Maps上的訊息,相信對於帶團絕對大有幫助。
步驟:點選右上角「更多」選項的下方一個「菱形及V的圖示組合」,之後即可看到「衛星」。街景的話需要先搜尋想要了解的地方,然後左下角就有那附近的街景服務,若點選該地方的照片,則還會有「街景服務和360度相片」的選擇,可以知道更多內容。
二、Google相簿 / Google Photos
手機容量有限,但照片及影片如果沒有適當地刪除、管理,很快地手機的容量就不夠了,Google Photos提供無限容量的網路空間,唯一的限制是儲存在其空間的相片最大為1,600萬畫素、影片最高解析度為1,080p;換句話說,若想要保留照片的原始檔,則得另尋儲存管道了。
步驟:點選右上角的個人圖示,選擇「相簿設定」,進入「備份與同步處理」,在上傳大小的選擇上面選擇「高畫質(免費無限儲存空間)」,一但完成就會在原先的 「相簿設定」上面看到「備份完成」,即可回到主畫面,點選左上角的三條線,選擇「釋出空間」,則手機那些已經被備份的照片、影片會被刪除,若要完整刪除釋放空間,記得到手機相簿裡的垃圾桶按清空即可。
三、Google 雲端硬碟 / Google Drive
1.離線存取
此功能可以事先存取想要閱讀的檔案,一方面節省外出使用的網路流量,一方面可以在網路訊號不佳時使用該資料。
步驟:首先找到要離線存取的檔案,然後點選右邊三圓點,就可以看到「允許離線存取」,完成後,回到主畫面點選左上角三條線,然後進入「離線」就可以看到了。
2.共享
資料夾或是檔案都可以與任何人共享,不管是單純地閱讀功能還是編輯功能,端看使用需求。
步驟:針對要分享的資料夾或是檔案,點選右邊三圓點,選擇「共用」,接下來可以在上面的地方打上對方的e-mai(建議是gmail),或者在下方的部分點選「一個類似連結的標籤」,然後點選連結的網址、複製連結,即可夠過LINE、Facebook或imessage分享給他人,上述兩者功能都可以設定他人為「編輯者(可以編輯、上傳)」、「檢視者(只能閱讀)」的權限。
四、Google 翻譯 / Google Translate
- 設定:離線翻譯
點選常用翻譯或需要的語言,如英文、繁體中文或日文,則在沒有網路的地方一樣可以進行文件或文字的翻譯。
2.相機:
裡頭有三個功能,首先是即時,這可以對準想要翻譯的字,Google Translate就可以即時進行翻譯,例如菜單、路標、文件等都可以使用,非常方便。第二個是掃描,這主要用於文件,如果有一段文字想要掃描,則可以使用此功能,結果會出現原本掃描的字串及後來的翻譯。最後是匯入,功能跟前者一樣,只不過是選擇將相簿裡的照片進行翻譯而已。
3.手寫
這裡可以直接手寫任何文字,Google Translate即可翻譯成你想要的語言,記得要先選擇左側的語言,以免讀取失敗。
4.對話
這裡可以直接說中文,Google Translate就會在說話完畢後直接說出對應的翻譯語言,所以跟外國人溝通上會更方便。
5.語音
這個功能可以將自己說的話翻譯成想要的語言,與前者的不同在於此功能並不會馬上產生語音,基本上跟手寫功能一樣,只是前者是手寫,後者為錄音辨識。
五、LINE
- 個人檔案
建議可以設置ID,並允許利用ID加入好友,許多人都以自己的手機號碼為ID,是個不錯的方式,記得一但建立ID,即不可改變。另外的功能是「顯示行動條碼」及「掃描行動條碼」,這也可以用於加好友上,不管是掃描還是提供QR Code;掃描行動條碼還可用於掃任何有QR Code裝置的地方,極為方便。
2.隱私設定
「密碼鎖定」是可以讓他人無法使用個人的LINE,但每次登入都需要打上密碼;「允許利用ID加入好友」代表是任何人可以藉由搜尋ID加自己為好友;另外,「允許好友邀請」
3.Keep
每位LINE使用者都有1GB的Keep儲存空間,因此可以將聊天室裡的文字、檔案(照片、影片、文件)儲存至Keep,需要的時候都可以從Keep分享到聊天室,非常方便,另外,也可以上傳想要的檔案到Keep,就像是LINE專屬的雲端硬碟一樣,裡頭分成照片影片、連結、備忘錄、檔案四大類,還可自行新增特輯(資料夾之意),方便管理。
4.聊天
這裡可調整字體大小、備份聊天紀錄(極為重要!)、預覽網址、再度自動傳送等功能,後兩者建議勾選。
六、Skype
現在多數人的溝通都是仰賴LINE、Facebook等通訊軟體,但還是有打電話的需求,透過Skype打國內或國際電話遠比手機還要划算,必要時可以派上用場。
七、極簡匯率 / xCurrency
這款免費且極為容易上手的app將匯率及計算機放在同一頁面,只要在不同幣別打上想要換算的金額,其他貨幣自動就會依照匯率變換,相當的直覺。
八、Peak Finder
郊外爬山總會遇上不知名的山頭,這個app可以告知你附近所有山的名字、海拔、緯度,讓你一口氣回答好奇心滿滿的客人。
九、Canva
設計是一種溝通的語言,這個app就提供非常多的套版供使用,除了生日賀卡、公告、履歷表、傳單,還提供不同社交平台相對應的大小,大大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有些套版免費,有些則需要付費,可以挑選適合的使用。
十、小影、InShot、Quik
十一、Phonto
十二、OPEN POINT、MyFamiPort
旅遊從業人員不定時需要寄包裹、列印、繳停車費,7–11的OPEN POINT及全家的MyFamiPort就在我們身邊,善用這兩個工具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十三、FAX886
外出需要傳真時,除了借助便利超商(一張15員),還可以使用這個app,只需拍照或提供檔案、輸入傳真號碼、按發送即完成作業,每頁平均收費只需3.73–7.5元,節省時間及費用,而且只要有網路就可以操作。
十五、Zoom
Zoom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會議軟體,多數人平日的溝通以LINE、Skype、FB Messenger為主,三者皆具有視訊通話、傳遞檔案的功能,有的還可以多人通話,實務上比較沒有這個需求,對我來說,下載此app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可以與他人「共享螢幕」,也就是說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教學,有些時候邊說邊操做可以讓會比較清楚,平時我鮮少進公司,若需要請實習生、公司同仁進行某些作業時,我多半使用此功能來進行簡單的教學,讓他們迅速了解要做的內容及流程。
十七、Evernote
Evernote及Google對於我的生活、工作來說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一方面我全年有30%左右的時間處於移動狀態,另一方面我具有茶葉採購、導遊領隊、講師、業務等多重角色,資料的儲存、管理十分重要,並且所有的內容皆需同步在雲端,方便隨時使用、編輯、分享。其中,Evernote的應用讓我將平日的所學、所聞以有系統的方式進行儲存,等到要運用時,那些平日所累積的資料(目前超過30,000筆)會以極快的速度(不超過10秒)呈現在搜尋結果上,同時,每筆資料會在的不同層面上互相連結,同樣的事情持續下去就會形成專屬自己的資料庫,透過工具來管理資料而非單純依賴腦力或經驗。
- 記事本、記事及標籤 / Notebook, Note, Tag
每個記事本就是個資料夾,裡頭可以放置跟該主題相關的記事。每筆記事由標題、內容及標籤組成。標籤可以說是關於該記事的關鍵字,是整個Evernote的資料就是由成千上萬個記事所組成
2.與我共用
記事本或是記事都可以與其他Evernote用戶共用,可以讓對方單純觀看(view)、可以編輯(edit)、或編輯及邀請(edit and invite)三種方式,換句話說單純分享給,可以多人一起充實內容;除此之外,也可以單純分享連結讓非Evernote用戶閱讀。
3.入門版、進階版、專業版 / Basic, Premium, Business
多數人可以先從免費的入門版下手,進階及專業則需另外付費,進階版最大的好處是上傳空間從每個月60MB增加到10GB、每筆記事的檔案大小從20MB擴增到200MB,並可以跨超過兩個裝置使用,如平板、手機、電腦等,然後還可以使用手機的離線版,這樣就不用擔心出門在外時因為沒有網路而無法使用裡頭的資料。至於專業版的主要益處在於智能名片掃描、標註內容在PDF檔上、及搜尋文件內容的功能。
十八、極速換算 / Unitify
帶團時,總會遇到單位換算的問題,如匯率、長度、面積、速度、溫度、重量等,這款app能夠即時解決擾人的數學計算,選好你要換算的內容,打上數字,對應的數值立馬出現。
十九、Bitly
當看到好笑的影片、有趣的文章,我們總是會分享給他人,然而有時網址過長,就會顯得佔據過多的畫面,因此就有了所謂的「縮短網址產生器」。
步驟:,複製原本網址,貼在「Paste Long URL」的欄位上,新的縮短網址就會出現,接下來就可以用新的網址分享給他人,所有人點選到此網址即會連結到原本你要分享的網頁上了。
二十、AirDrop (Apple用戶專屬)
AirDrop可以將自己apple裝置的照片、影片、備忘錄分享給附近的apple使用者,傳遞速度極快,檔案也不會經過壓縮。
步驟:若要接收檔案,則點選「設定」、然後「一般」,進入「AirDrop」,選「所有人」,則對方即可馬上傳送檔案給你;若要分享檔案,則選取想要分享的內容,然後選擇分享的圖示,按「AirDrop」,然後點選收件人的Apple名稱即可。
二十一、Asking
問卷的使用在各行各業頗為頻繁,Asking提供手機用戶直接編輯,並且有各式樣範本方便使用,並且可以直接從app就知道結果,算是極為完善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