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感官品評中級班 學科測驗題庫 (300題)

BEUTIC | KEVIN
44 min readDec 31, 2020

參考答案連結

1. 臺茶12號(金萱)母本為 (1)臺農 8 號 (2)硬枝紅心 (3)臺農 80 號 (4)青心烏龍。
2. 臺茶12號(金萱)父本為 (1)臺農 8 號 (2)硬枝紅心 (3)臺農 80 號 (4)青心烏龍。
3. 臺茶13號(翠玉)母本為 (1)臺農 8 號 (2)硬枝紅心 (3)臺農 80 號 (4)青心烏龍。
4. 臺茶13號(翠玉)父本為 (1)臺農 8 號 (2)硬枝紅心 (3)臺農 80 號 (4)青心烏龍。
5. 臺茶19號(碧玉)母本為 (1)臺茶12號 (2)品系 2022 (3)臺農 335 號 (4)青心烏龍。
6. 臺茶19號(碧玉)父本為 (1)臺農 8 號 (2)品系 2022 (3)臺農 80 號 (4)青心烏龍。
7. 臺茶20號(迎香)母本為 (1)臺茶 12 號 (2)品系 2022 (3)臺農 335 號 (4)青心烏龍。
8. 臺茶20號(迎香)父本為 (1)臺茶 12 號 (2)品系 2022 (3)臺農 335 號 (4)青心烏龍。
9. 何者不屬於小喬木型茶樹 (1)阿薩姆種 (2)臺茶 7 號 (3)臺茶 8 號 (4)臺茶 12 號。
10. 下列何者春茶萌芽期最晚 (1)四季春 (2)鐵觀音 (3)臺茶 12 號 (4)臺茶 17 號。
11. 下列何者春茶萌芽期最晚 (1)青心大冇 (2)青心烏龍 (3)臺茶12 號 (4)臺茶 13 號。
12. 下列何者春茶萌芽期最早 (1)青心大冇 (2)青心烏龍 (3)四季春 (4)鐵觀音。
13. 下列何者春茶萌芽期最早 (1)青心大冇 (2)青心烏龍 (3)青心柑仔 (4)鐵觀音。
14. 下列何者非適製紅茶之大葉種品種? (1)臺茶 8 號 (2)臺茶17號 (3)臺茶18號 (4)臺茶 21 號。
15. 下列何者是三峽茶區適製綠茶之主要品種? (1)青心大冇 (2)青心柑仔 (3)臺茶 12 號 (4)臺茶 18 號。
16. 下列何者是木柵茶區適製鐵觀音之主要品種? (1)鐵觀音 (2)硬枝紅心 (3)武夷 (4)青心烏龍。
17. 下列何者非適製條形包種茶之品種? (1)臺茶12號 (2)臺茶13號 (3)臺茶21號 (4)青心烏龍。
18. 臺灣目前栽種面積最大的茶樹品種? (1)青心柑仔 (2)青心烏龍 (3)青心大冇 (4)臺茶 12 號。
19. 桃竹苗茶區最常見的茶樹栽培品種? (1)青心柑仔 (2)青心烏龍 (3)青心大冇 (4)臺茶 12 號。
20. 高山茶區最常見的茶樹栽培品種? (1)青心柑仔 (2)青心烏龍 (3)青心 大冇 (4)臺茶 12 號。
21. 下列何者非臺灣目前栽種面積前四名之品種? (1)青心烏龍 (2)臺茶 12 號 (3)青心大冇 (4)鐵觀音。
22. 青心柑仔下列敘述何者非? (1)主要產地為新北市三峽區 (2)樹勢橫張 (3)葉片內折度小,似柑橘葉 (4)適製綠茶類。
23. 青心柑仔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主要產地為新北市坪林區 (2)樹勢直立 (3)葉片內折度大,似柑橘葉(4)適製包種茶類。
24. 青心烏龍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別名為青心、烏龍、種仔、軟枝、正欉 (2)主要產地為臺灣高山地區 (3)香氣具柑橘花香 (4)適製部分發酵茶類。
25. 青心烏龍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早生種、樹勢較弱 (2)主要產地為臺灣低海拔地區 (3)香氣具奶香味 (4)葉脈之主脈與側脈角度較臺茶12號小。
26. 鐵觀音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源於福建武夷山 (2)主要產地為木柵茶區 (3)晚生種、生長勢弱 (4)適製茶類為鐵觀音茶。
27. 鐵觀音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源於福建安溪茶區 (2)香氣具桂花香 (3)晚生種、生長勢強 (4)適製茶類為包種茶。
28. 臺茶8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由 Shan 單株選拔而成 (2)滋味濃厚 (3)葉型碩大 (4)適製紅茶。
29. 臺茶 12 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別名為金萱、二九仔 (2)臺農 8 號與硬枝紅心雜交而成 (3)產量高、樹勢強、耐修剪 (4)適製部分發 酵茶。
30. 臺茶 12 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具野薑花香 (2)硬枝紅心與台農80號雜交而成 (3)產量高、樹勢弱、不耐修剪 (4)適製部分發酵茶。
31. 臺茶 13 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硬枝紅心與台農 80 號雜交而成 (2)具野薑花香 (3)屬晚生種 (4)適製部分發酵茶。
32. 臺茶 13 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台農 8 號與硬枝紅心雜交而成 (2)具奶香、蘭花香 (3)屬中生種 (4)適製紅茶。
33. 臺茶18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別名為紅玉 (2)具薄荷香、肉桂香 (3)茸毛多(4)適製紅茶。
34. 臺茶18號品種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屬小葉種 (2)具柑桔花香 (3)茸毛較少 (4)適製包種茶。
35. 茶樹品種葉脈之主脈與側脈角度,下列何者最小? (1)臺茶 12 號 (2)四季春 (3)臺茶 13 號 (4)青心烏龍。
36. 下列何種茶樹品種耐病蟲害能力較差? (1)臺茶12號 (2)四季春 (3)臺茶13號 (4)青心烏龍。
37. 下列何種茶樹葉片內折角度最大? (1)四季春 (2)臺茶8號 (3)青心柑仔 (4)臺茶 18 號。
38. 新北市文山茶區主要種植俗稱『種仔』茶樹品種? (1)臺茶 12 號 (2)四季春 (3)青心烏龍 (4)大蔓種。
39. 新北市石門茶區適製鐵觀音茶的茶樹品種? (1)硬枝紅心 (2)鐵觀音 (3)四季春 (4)青心烏龍。
40. 民國 57 年以前所育成之茶樹品種統一冠以 (1)臺茶 (2)臺農 (3)農林 (4)茶育 之系列編號進行命名。
41. 茶樹樹姿中一級分枝與地面垂直線的夾角角度為何屬「直立型」 (1)夾角≦30° (2)夾角 31°~50° (3)夾角>50° (4)夾角>70°。
42. 下列何種茶樹品種為茶芽茸毛屬「濃密」之代表品種 (1)山茶 (2)鐵觀音 (3)臺茶 12 號 (4)臺茶17號。
43. 43.茶葉葉姿角度為何屬「下垂型」 (1)夾角≦80° (2)夾角 31°~50° (3)夾角 81°~90° (4)夾角>90°。
44. 葉面曲度屬「內折」之代表品種為? (1)青心柑仔 (2)鐵觀音 (3)赤芽山茶 (4)臺茶12 號。
45. 葉緣型態屬「波狀」之代表品種為? (1)青心大冇 (2)臺茶 8 號 (3)臺茶18 號 (4)臺茶 21 號。
46. 土壤中顆粒的排列與組織稱為? (1)土壤總體密度 (2)土壤質地 (3)土壤孔隙率 (4)土壤構造。
47. 紅壤因含有下列何種礦物,使其呈現紅色? (1)氧化鋁 (2)碳酸鈣 (3)氧化錳 (4)氧化鐵。
48. 下列何者不是排水不良的徵狀? (1)水滲透慢 (2)根淺、多呈水帄生長 (3)土壤 60 公分深度出現銹斑 (4)土壤團粒結構佳。
49. 茶樹適合生長之土壤 pH 範圍為 (1)3.0–4.0 (2)4.0–5.5 (3)6.0–7.0 (4)7.0–8.0。
50. 土壤中砂粒、坋粒與粘粒三種粒徑含量的相對百分比稱為? (1)土壤構造 (2)土壤總體密度 (3)土壤質地 (4)土壤孔隙率。
51. 下列何者不是良好茶園的土壤物理性質? (1)土壤疏鬆柔軟易耕犁 (2)通氣良好 (3)排水不良 (4)無硬盤阻礙根部生長。
52. 下列何者是良好茶園的土壤化學性質? (1)有機質含量小於 2% (2)土壤 pH 4.0–5.5 (3)有效性磷含量小於 10 ppm (4)陽離子交換容量低。
53. 輕質地砂土之土壤性質,下列何者不正確? (1)水的入滲率高 (2)陽離子交換容量低 (3)通氣良好 (4)保肥力強。
54. 下列何者無法由土壤顏色進行判斷? (1)有機質含量多寡 (2)排水不良徵狀 (3)土壤 pH (4)氧化鐵含量多寡。
55. 下列哪一個元素是茶樹的有益元素? (1)鐵 (2)鈷 (3)矽 (4)鋁。
56. 收穫量由最缺乏的的因子所控制稱為 (1)報酬遞減律 (2)最少養分律 (3)麥氏理論 (4)以上皆非。
57. 下列何者是茶樹生長所需之大量元素? (1)鐵 (2)鋅 (3)鉀 (4)銅。
58. 茶樹營養需求以哪個元素最高? (1)鉀 (2)磷 (3)氮 (4)鎂
59. 肥料袋上標示之成分比例為 15–15–15,指的是那些成分? (1)氮-磷酐- 氧化鎂 (2)氮-氧化鉀-磷酐 (3)氮-磷酐-氧化鉀 (4)氮-氧化鈣-氧化鉀。
60. 假設某茶園每年每公頃需氮量為 400 公斤,若以某複合肥料(成分比 例為 20–5–10)作為氮源,請問要施用該複合肥多少公斤? (1)1000 公斤 (2)2000 公斤 (3)4000 公斤 (4)8000 公斤。
61. 肥料施用土中,經植物吸收需要養分後,殘留物造成土壤酸化,為 (1)化學酸性肥料 (2)生理中性肥料 (3)生理酸性肥料 (4)生理鹼性肥料。
62. 肥料溶於水呈現鹼性,為 (1)生理鹼性肥料 (2)生理酸性肥料 (3)化學鹼性肥料 (4)化學酸性肥料。
63. 下列何者屬於生理酸性肥料? (1)硝酸鉀 (2)過磷酸鈣 (3)硫酸銨 (4)以上皆是。
64. 下列何者是茶樹生長之必需微量元素? (1)鋁 (2)鎘 (3)鉻 (4)鋅。
65. 下列何者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1)糖蜜 (2)尿素 (3)蔗渣堆肥 (4)以上皆是。
66. 下列何者不是堆肥腐熟之現象? (1)顏色為黑褐色 (2)具有泥土芳香味 (3)搓揉時易鬆散 (4)有惡臭味。
67. 當植物之必要元素含量在充足範圍內,再增加施用養分時,雖然植物養分濃度持續提高,但是產量不增加。在這種吸收養分而不反映到增加產量的現象常稱為 (1)毒害 (2)缺乏 (3)臨界範圍 (4)奢侈消耗。
68. 當土壤中缺少某種元素,植物生長量則跟著該元素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增加至某一程度後,生長量不再增加,作物產量卻隨著施肥量之增加漸減,此現象稱之為 (1)最少養分律 (2)報酬遞減律 (3)精準施肥 (4)wolf 法則。
69. 下列何種灌溉方式較適合水源不充足的地區? (1)噴灑灌溉 (2)低壓 PE 穿孔管灌溉 (3)滴管式滴水灌溉 (4)地面淹灌。
70. 下列何種灌溉方式較不受地形的限制? (1)噴灑灌溉 (2)低壓PE 穿孔 管灌溉 (3)滴管式滴水灌溉 (4)地面淹灌。
71. 下列何種灌溉方式較為省水,但設置成本及管理較高? (1)噴灑灌溉 (2)低壓 PE 穿孔管灌溉 (3)滴管式滴水灌溉 (4)地面淹灌。
72. 下列何者是噴灌的缺點? (1)不省水 (2)不受地形限制 (3)撒佈均勻 (4)日常維護成本較低。
73. 下列何者是滴灌的缺點? (1)初期設置成本較低 (2)受地形限制 (3)可精確的控制灌溉水量 (4)節省水量。
74. 下列各種灌溉方式何者需較大水量? (1)滴水灌溉 (2)PE 穿孔管 (3)噴灑灌溉 (4)地面淹灌。
75. 灌溉時,在有充足的灌溉水的情況下,灌溉頻率應? (1)少量多次灌溉,表面有濕潤即可 (2)一次給予足夠的水分,使根系的土壤均足夠濕潤 (3)每天灌溉 (4)多量多次。
76. 一次灌溉週期 6 天的灌溉水量,應該如何施灌較為適合? (1)一次全灌 (2)每天灌 1/6 水量 (3)每 3 天灌 1/2 水量 (4)每 2 天灌溉 1/3 水量。
77. 灌溉水塔應放置在茶園的 (1)高處 (2)中間 (3)低處 (4)隨意放置。
78. 何種方法可以估計茶園土壤的水分含量? (1)重量法 (2)水分張力計 (3)經驗評估 (4)以上皆是。
79. 滴灌管需要加裝甚麼裝置確保出水孔不會阻圔? (1)止逆閥 (2)過濾器 (3)加壓馬達 (4)水分回收裝置。
80. 下列何種方法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減少灌溉頻率? (1)敷蓋 (2)覆蓋 (3)草生栽培 (4)以上皆是。
81. 何者為茶園的灌溉水質需注意的項目?(1)pH值 (2)鈣含量 (3)電導度 (4)以上項目均需注意。
82. 灌溉水質標準種何者對茶園栽培管理的影響較大? (1)pH 值 (2)鈣含 量 (3)電導度 (4)以上項目均需注意。
83. 農藥標示注意標誌未有何者圖樣? (1)戴口罩 (2)穿雨靴 (3)農藥上鎖 (4)綠能標章。
84. 農藥外包裝上之哪種農藥標籤於括號中? (1)商品名 (2)農藥許可證號 碼 (3)藥劑主成分 (4)普通名。
85. 農藥外包裝上之警告標誌及注意標誌依據急劇毒、劇毒、中等毒、輕毒及低毒等特性共分成多少種顏色? (1)5 種 (2)4 種 (3)3 種 (4)6 種。
86. 平時在購買農藥時,應詳細閱讀農藥標籤。農藥標籤依照急性毒性的不同,以不同顏色進行區別。其中,藍色代表哪一種毒性? (1)低毒 (2)中等毒 (3)輕毒 (4)劇毒。
87. 農藥標籤中,紅色警告標誌屬於以下哪種類型藥劑? (1)劇毒農藥 (2)中等毒農藥 (3)輕毒農藥 (4)低毒農藥。
88. 茶葉中農藥殘留不合格違反農藥管理法時,請問罰鍰多少? (1)七千五百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 (2)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3)一萬五千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 (4)六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上。
89. 茶葉農藥殘留不合格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時,請問罰鍰多少? (1)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 (2)六萬元以上二億元以下 (3)三十萬元 以上二億元以下 (4)三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
90. 以下何者非為茶葉農藥殘留發生的原因? (1)為提高產量,加重農藥使 用量及次數 (2)未能把握茶園用藥時機,即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3)未能正確診斷茶樹生育不良之原因 (4)依照核准登記使用方法使用農藥。
91. 田間施藥時感覺身體不適,疑似有農藥中毒,採取何種措施最佳? (1)攜帶農藥包裝,並迅速就醫 (2)回家喝牛奶並盡早休息 (3)飲用大 量酒精提高身體代謝 (4)飲用大量白開水。
92. 下列何者不是茶葉良好農業規範中,病蟲草害防治資材作業查核表之檢查項目? (1)是否根據發生預警資訊,把握病蟲害防治時機,而展開積極防治作業 (2)採收時是否遵守安全採收期 (3)操作人員是否進行日常衛生管理檢查 (4)是否進行農藥或資材之登記、用量記錄。
93. 為了提升農藥使用的精準度,以下哪些事項為非? (1)農藥稀釋倍數 (2)每公頃用水量 (3)安全採收期 (4)加強噴藥時之防護措施。
94. 以下何者不是農藥? (1)化學農藥 (2)蘇力菌 (3)性費洛蒙 (4)溶磷菌。
95. 依農藥使用及農產品農藥殘留抽驗辦法規定,生產者或貨主對於主管機關抽驗結果有異議時,下列何者正確? (1)向主管機關申請重新抽取樣品,送另一間實驗室檢驗 (2)向主管機關申請,原樣送另一間實驗室檢驗 (3)向主管機關申請原檢體複驗,由原測詴實驗室檢驗 (4)以上皆是。
96. 若看見葉片有孔洞或大面積被取食,可能為何種茶樹害蟲造成之危害? (1)茶蠶 (2)小黃薊馬 (3)小綠葉蟬 (4)茶角盲椿象。
97. 何種茶樹害蟲不論新、成蟲皆會群集於新梢,吸食嫩葉汁液,受害嫩葉捲縮,使茶芽新梢生長受阻? (1)茶蠶 (2)蚜蟲 (3)茶捲葉蛾類 (4)粉蝨類。
98. 在不通風的茶園中常可見葉表覆蓋一層黑色黴狀物,俗稱煤煙病。但其實煤煙病多為小型害蟲分泌蜜露所引起的。請問下列何者可能為引起煤煙病的兇手? (1)木蠹蛾 (2)粉蝨類 (3)蠐螬 (4)蜱蝨。
99. 大部份病蟲害影響製茶品質是負面的,但桃竹苗之丘陵地茶區在每年初夏及秓季時,會出現何種害蟲危害 (1)茶葉蟎 (2)茶小綠葉蟬 (3)茶角盲椿象 (4)茶黃薊馬 將它危害過的茶菁,可製成具有蜜味之高級白毫烏龍茶。
100. 何種茶樹害蟲會造成枝條空心,繼而部分或全株茶樹枯死? (1)潛葉蠅 (2)咖啡木蠹蛾 (3)茶小綠葉蟬 (4)茶角盲椿象。
101. 下列何種害蟲不會誘發煤煙病? (1)介殼蟲 (2)蚜蟲 (3)薊馬 (4)粉蝨類。
102. 茶樹部分枝條枯死原因,何者為非? (1)茶枝枯病 (2)咖啡木蠹蛾 (3)茶角盲椿象 (4)白蟻。
103. 何種病害感染茶樹後,會使茶樹死亡並在主幹上產生黃色至深褐色之菌絲面? (1)褐根病 (2)白紋羽病 (3)茶赤葉枯病 (4)褐色圓星病。
104. 不同的茶樹品種對病害的抗感性不同。容易感染病害的品種稱為感病品種;而不容易感染病害的品種,則稱為抗性品種。下列何品種最容易感染枝枯病? (1)青心烏龍 (2)臺茶12號 (3)四季春 (4)臺茶18號。
105. 下列何者不是茶餅病的防治手段? (1)改善茶園環境,注意茶園排水 (2)施用殺蟲劑防治 (3)施用殺菌劑防治 (4)增加日照時間及通風,降低茶園濕度。
106. 下列何者不是茶枝枯病的防治手段? (1)避免造成茶樹之機械傷害 (2)徹底剪除病枝條,剪除之枯枝應搬離茶園或燒毀 (3)選植抗病性品種 (4)施用蘇力菌防治。
107. 茶樹日燒症病徵主要出現部位? (1)新芽 (2)老葉 (3)枝條 (4)根基部。
108. 以下何者不屬於地下部病害? (1)線蟲 (2)根腐病 (3)褐根病 (4)藻斑病。
109. 下列哪種病害產生絲狀之菌索? (1)茶餅病 (2)髮狀病 (3)枝枯病 (4)赤葉枯病。
110. 茶園環境若經常性處於高濕下,容易出現何種病害? (1)茶褐色圓星病 (2)藻斑病 (3)茶枝枯病 (4)日燒症。
111. 茶葉出現煤煙病時,需進行何種病蟲害防治? (1)茶赤葉枯病 (2)茶餅病 (3)藻斑病 (4)粉蝨類。
112. 下列何種病害不會造成茶樹全株枯死? (1)茶枝枯病 (2)白紋羽病 (3)茶餅病 (4)褐根病。
113. 下列機關網站無法提供病蟲害防治相關資訊? (1)茶業改良場 (2)農業藥物毒物詴驗所 (3)環保署 (4)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14. 下列機關網站無法提供農藥使用資訊查詢? (1)疾病管制局 (2)農業藥物毒物詴驗所 (3)茶業改良場 (4)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15. 下列何者非適製綠茶的品種? (1)青心大冇 (2)臺茶8號 (3)青心柑仔 (4)臺茶12號。
116. 現行臺灣新北市三峽區產製的碧螺春綠茶主要以什麼品種為主? (1)青心烏龍 (2)青心大冇 (3)青心柑仔 (4)臺茶 12 號。
117. 有關綠茶類加工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綠茶茶菁採摘標準為一心 3~4 葉 (2)綠茶茶菁採摘標準為一心 1~2 葉 (3)一般以春茶品質較為理想 (4)綠茶基本加工流程為殺菁-揉捻-乾燥。
118. 下列何者為現今綠茶類成品常見的形狀? (1)條索狀 (2)細針狀 (3)粉末狀 (4)以上皆是。
119. 下列何者非現今綠茶常見的分類? (1)炒菁綠茶 (2)曬菁綠茶 (3)煮菁綠茶 (4)蒸菁綠茶。
120. 下列何者屬於炒菁綠茶? (1)龍井茶 (2)抹茶 (3)煎茶 (4)以上皆是。
121. 下列何者屬於蒸菁綠茶? (1)珠茶 (2)抹茶 (3)眉茶 (4)以上皆是。
122. 下列綠茶類及殺菁方式配對何者錯誤? (1)煎茶-炒菁 (2)珠茶-炒菁 (3)碧螺春-炒菁 (4)玉露茶-蒸菁。
123. 高級的日本煎茶於採摘前 14~20 天左右會在茶園進行遮蔭,其主要目的為何? (1)提升茶菁中多元酚類的含量 (2)提升茶菁中胺基酸的含量 (3)降低茶菁中胺基酸的含量 (4)降低茶菁中咖啡因的含量。
124. 有關三峽碧螺春的製程,下列何者正確? (1)室內萎凋-攪拌-炒菁-揉捻 -乾燥 (2)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菁-揉捻-乾燥 (3)室內萎凋-炒菁-揉捻-乾燥 (4)室內萎凋-揉捻-炒菁-乾燥。
125. 有關三峽碧螺春綠茶炒菁時,下列操作何者正確? (1)低溫長時間炒菁 (2)低溫短時間炒菁 (3)高溫長時間炒菁 (4)高溫短時間炒菁。
126. 下列何者為烏龍茶類基本的製程? (1)室內萎凋-殺菁-乾燥 (2)室內萎凋-殺菁-揉捻-乾燥 (3)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揉捻-乾燥 (4)殺菁-悶黃-揉捻-乾燥。
127. 部分發酵茶進行萎凋時,茶菁水分會從何處蒸散? (1)葉下表皮 (2)葉緣 (3)採摘傷口 (4)以上皆是。
128. 茶菁萎凋時,主要是由何處散失水分? (1)葉下表皮氣孔 (2)葉上表皮 (3)葉緣 (4) 採摘傷口。
129. 下列何者非影響部分發酵茶室內萎凋過程中水分蒸散的原因? (1)環境濕度 (2)環境溫度 (3)光照度 (4)環境的風速。
130. 茶菁於萎凋及攪拌過程化學成分變化,下列何者為非? (1)蛋白質降解成咖啡因 (2)醣類分解 (3)產生香氣成分 (4)兒茶素氧化。
131. 部分發酵茶萎凋及攪拌過程胺基酸含量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茶胺酸呈增加的趨勢 (2)茶胺酸呈減少的趨勢 (3)所有胺基酸呈增 加的趨勢 (4)所有胺基酸呈減少的趨勢。
132. 部分發酵茶萎凋及攪拌過程咖啡因含量變化,下列何者正確? (1)增加 (2)減少 (3)變動不明顯 (4)先增後減。
133. 部分發酵茶在正常的萎凋及攪拌過程處理中,多元酚氧化酵素活性變化何者正確? (1)增加 (2)降低 (3)變動不明顯 (4)先增後減。
134. 部分發酵茶日光萎凋時,葉表面溫度不超過多少°C為宜? (1)20~25°C (2)26~30°C (3)31~40°C (4)以上皆非。
135. 部分發酵茶進行日光萎凋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葉溫需升至 60°C方能有效萎凋 (2)需厚堆 5 公分以上進行日光萎凋,茶菁才能靠 濕熱有效萎凋 (3)若室外溫度過高,需以遮蔭網減少陽光直曬 (4)需直接攤在水泥地上不需阻隔,增加地面導熱效果。
136. 部分發酵茶進行日光萎凋時,下列操作方式何者正確? (1)可適時翻動茶菁促進水分散失 (2)為促進水分散失需持續翻動茶菁 (3)室外溫度 高時可直接將茶菁放置於陽光下增加水分散失速率 (4)可使用掃把 翻動茶菁以節省人力。
137. 部分發酵茶進行萎凋攤菁時,下列何者正確? (1)攤菁時頇注意厚薄要均一,走水才會平均 (2)雨水菁攤菁時要儘量厚堆,避免水分散失過 快 (3)攤菁時要注意厚薄不要太帄均,茶湯滋味才會醇厚回甘有層次 (4)攤菁時需用力緊壓每片茶菁,走水才會順利。
138. 一般部分發酵茶室內萎凋之環境室溫,何者較佳? (1)10~15°C (2)20~25°C (3)30~35°C (4)36~40°C。
139. 部分發酵茶室內萎凋時,環境相對濕度多少較為適宜? (1)30~40% (2)45~55% (3)65~70% (4)80~85%。
140. 部分發酵茶進行萎凋發酵,主要由哪些因子參與作用? (1)多元酚氧化酵素 (2)多元酚類 (3)氧氣 (4)以上皆是。
141. 室內萎凋攪拌前,一般茶葉以呈現何種狀態為宜? (1)質地變硬 (2)茶梗膨潤 (3)葉緣呈波浪狀 (4)以上皆是。
142. 茶葉的多元酚氧化酵素活性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攪拌前活性增加 (2)攪拌後活性增加 (3)攪拌後活性降低 (4)酵素活性與攪拌無關聯。
143. 臺灣部分發酵茶攪拌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室內萎凋起始至結束每 2 小時攪拌一次 (2)室內萎凋前期攪拌時間長,之後逐減少攪拌時間 (3)室內萎凋前期與後期的攪拌時間皆相同 (4)室內萎凋前期攪拌時間較短,之後逐漸加長攪拌時間。
144. 部分發酵茶若攪拌力道不當,易造成下列何種現象? (1)茶葉色澤黑化 (2)走水不良造成主葉脈變紅 (3)臭菁味明顯 (4)以上皆是。
145. 炒菁程度適宜之情況下揉捻,下列何者難以成形? (1)老葉粗梗 (2)嫩葉 (3)受小綠葉蟬吸吮之茶菁 (4)以上皆是。
146. 茶葉初乾回潤後,以炒菁機復炒加熱回軟,使葉溫達到幾度後放入布球巾進行束包? (1)20~30°C (2)60~65°C (3)80~90°C (4)100°C以上。
147. 茶葉焙火後的風味來自於下列何種成分產生梅納反應所造成? (1)多元酚與咖啡因 (2)胺基酸與咖啡因 (3)胺基酸與還原醣 (4)兒茶素與還原醣。
148. 凍頂烏龍茶若想要具有良好焙火風味而非強烈火焦味,烘焙之溫度範圍,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35~45°C (2)80~90°C (3)100~120°C (4)150~180°C。
149. 下列炭焙的敘述何者正確? (1)炭焙較為省時省工 (2)炭焙溫度較不易控制 (3)炭焙的原理為熱傳導 (4)以上皆是。
150. 箱型焙茶機相較於炭焙焙茶,下列何者為非? (1)箱型焙茶機的原理為熱對流 (2)焙火溫度易控制 (3)較為方便省力 (4)較易造成空氣汙染。
151. 製造文山包種茶之茶菁最適採摘成熟度? (1)對口率 10~20%時採摘葉 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2)對口率 30~40%時採摘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3)對口率 60~70%時採摘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4)以上皆可。
152. 下列條形包種茶製程,何者正確? (1)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 揉捻-乾燥 (2)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炒後悶-揉捻-乾燥 (3)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揉捻-乾燥 (4)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 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
153. 臺灣部分發酵茶類之加工製程,下列何者不需要熱團揉步驟? (1)高山茶 (2)凍頂烏龍茶 (3)文山包種茶 (4)鐵觀音茶。
154. 假設文山包種茶日光萎凋時,茶菁溫度維持在 30~35°C,日光萎凋時間大約多久較為適宜? (1)10~60 分鐘 (2)150~180 分鐘 (3)200~240 分 鐘 (4)300~360 分鐘。
155. 文山包種茶日光(熱風)萎凋後,茶菁呈現何種狀態表示達到適宜的程度? (1)第二葉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明顯 (2)第二葉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消失 (3)第二葉光澤明顯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消失 (4)第二葉光澤消失或 對口第一葉光澤明顯。
156. 文山包種茶最後一次攪拌後,需靜置多久時間後炒菁較為適宜? (1)10~60 分鐘 (2)90~100 分鐘 (3)120~180 分鐘 (4)240~360 分鐘。
157.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一般文山包種茶製程? (1)儘量減少日光萎凋時間,保持成茶鮮度 (2)日光萎凋後為了去除菁味,立即以浪菁機快速轉動浪菁 30 分鐘 (3)為了讓茶菁水分重新分布,室內萎凋初期每次攪拌間隔約 60~120 分鐘 (4)為了讓酵素充分被破壞,炒菁錶溫約 280°C,炒 20 分鐘為佳。
158. 製造清香型高山茶之茶菁最適採摘成熟度? (1)對口率 10~20%時採摘 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2)對口率 30~40%時採摘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3)對口率 60~70%時採摘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4)以上皆可。
159. 清香型高山茶製程下列何者正確? (1)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 -揉捻-乾燥 (2)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炒後悶-揉捻-初乾-團 揉-乾燥-輕度焙火 (3)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重度焙火 (4)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輕度焙火。
160. 下列何種臺灣部分發酵茶類之加工製程需要熱團揉步驟? (1)文山包種茶 (2)清香型高山茶 (3)東方美人茶 (4)以上皆是。
161. 清香型高山茶製造過程中經日光(熱風)萎凋後,茶菁減重多少為宜? (1)2~4% (2)5~8% (3)10~15% (4)20~25%。
162. 熟香型烏龍茶日光(熱風)萎凋後,茶菁呈現何種狀態表示達到適宜的 程度? (1)第二葉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明顯 (2)第二葉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消失 (3)第二葉光澤明顯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消失 (4)第二葉光澤消失 或對口第一葉光澤明顯。
163. 有關清香型高山茶攪拌次數,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 4 次人工翻動攪拌,5 次浪菁機攪拌 (2) 2 次人工翻動攪拌,6 次浪菁機攪拌 (3) 1 次人工翻動攪拌,5 次浪菁機攪拌 (4) 3 次人工翻動攪拌,1~2 次浪菁機攪拌。
164. 若將炒菁溫度設定於錶溫 250~300°C,清香型高山茶之炒菁時間約多久較為適宜? (1)2~3 分鐘 (2)6~10 分鐘 (3)12~15 分鐘 (4)16~20 分鐘。
165. 清香型高山茶揉捻過程,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揉捻 10~15 分鐘後進 行解塊,再揉 2~3 分鐘後解塊 (2)揉捻 2~3 分鐘後使茶葉呈半條索狀後解塊 (3)揉捻 2~3 分鐘後進行解塊,再揉 5~10 分鐘 (4)揉捻 10~15 分鐘不解塊。
166. 清香型高山茶炒菁揉捻後製程,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初乾至含水量約 5~10% (2)初乾至含水量約 15~20% (3)初乾至含水量約 21~25% (4)初乾至含水量約 26~30% 後靜置回潤。
167. 清香型高山茶熱團揉整形後乾燥製程,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80~100°C (2)105~115°C (3)120~130°C (4)140~150°C 乾燥2~3次。
168. 一般凍頂烏龍茶製程的選項,下列何者正確? A 輕萎凋、B 中萎凋、 C 重萎凋、D 輕攪拌、E 中攪拌、F 重攪拌、G 輕發酵、H 中發酵、 I 重發酵、J 輕焙火、K 中焙火、L 重焙火 (1)A.D.G.J (2)B.F.G.J (3)B.E.H.K (4)C.D.I.L。
169. 製造凍頂烏龍茶之茶菁最適採摘成熟度? (1)對口率 1~5%時採摘葉質 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2)對口率 30~40%時採摘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3)對口率 60~70%時採摘葉質柔軟、葉肉肥厚之茶菁 (4)以上皆可。
170. 凍頂烏龍茶製程下列何者正確? (1)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 揉捻-初乾-團揉-再乾-中度焙火 (2)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 炒後悶-揉捻-初乾-團揉-乾燥-輕度焙火 (3)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 拌-殺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重度焙火 (4)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 拌-殺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輕度焙火。
171. 一般部分發酵茶日光萎凋時氣溫不超過 30~35°C為宜,設維持在此環境溫度下,凍頂烏龍茶的日光萎凋時間大約多久較為適宜? (1)10~30 分鐘 (2)60~120 分鐘 (3)180~240 分鐘 (4)300~360 分鐘。
172. 凍頂烏龍茶製造過程中經日光(熱風)萎凋後,茶菁減重多少為宜? (1)5~8% (2)10~12% (3)15~20% (4)25~30%。
173. 凍頂烏龍茶攪拌次數,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2~3 次人工翻動攪拌, 2 次浪菁機攪拌 (2)3 次人工翻動攪拌,5 次浪菁機攪拌 (3)1 次人工 翻動攪拌,6 次浪菁機攪拌 (4)2 次人工翻動攪拌,5 次浪菁機攪拌。
174. 一般鐵觀音茶製程的選項,下列何者正確? A 輕萎凋、B 中萎凋、 C 重萎凋、D 輕攪拌、E 中攪拌、F 重攪拌、G 輕發酵、H 中發酵、 I 重發酵、J 輕焙火、K 中焙火、L 重焙火 (1)A.D.G.K (2)B.F.G.J (3)B.F.H.L (4)C.E.I.L。
175. 有關「正欉」鐵觀音茶,下列對「正欉」之解釋何者正確? (1)以青心烏龍品種製造之鐵觀音茶 (2)以鐵觀音品種製造之鐵觀音茶 (3)以傳 統方式製造之鐵觀音茶 (4)專指產於木柵茶區之鐵觀音茶。
176. 臺灣部分發酵茶類中何者傳統製程以包布文火焙揉? (1)凍頂烏龍茶 (2)東方美人茶 (3)鐵觀音茶 (4)以上皆是。
177. 傳統鐵觀音茶製程下列何者正確? (1)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 -揉捻-初乾-文火包布焙(揉)-再乾 (2)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 -炒後悶-揉捻-初乾-文火包布焙(揉)-再乾 (3)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 拌-殺菁-揉捻-初乾-重火包布焙(揉)-再乾 (4)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殺菁-炒後悶-揉捻-初乾-重火包布焙(揉)-再乾。
178. 製造傳統鐵觀音茶之茶菁以下列何種採摘標準為宜? (1)心芽 (2)一心 1 葉 (3)一心 2~3 葉 (4)一心 5~6 葉 之茶菁。
179. 有關鐵觀音茶攪拌次數,下列何者較為適宜? (1)1 次人工翻動攪拌, 5 次浪菁機攪拌 (2)2~3 次人工翻動攪拌,2~3 次浪菁機攪拌 (3)2 次 人工翻動攪拌,5 次浪菁機攪拌 (4)4 次人工翻動攪拌,1 次浪菁機攪拌。
180. 製造下列何種茶類茶菁採摘標準最為嫩採? (1)文山包種茶 (2)凍頂烏 龍茶 (3)鐵觀音茶 (4)碧螺春綠茶。
181. 一般東方美人茶製程的選項,下列何者正確? A 輕萎凋、B 中萎凋、 C 重萎凋、D 輕攪拌、E 中攪拌、F 重攪拌、G 輕發酵、H 中發酵、 I 重發酵、J 不焙火(再乾)、K 輕焙火、L 中焙火、M 重焙火 (1)A.D.G.K (2) C.F.I.J (3)B.F.H.M (4)B.F.G.L。
182. 製造東方美人茶之茶菁以下列何種採摘標準為宜? (1)心芽 (2)小綠葉蟬吸吮後之一心1~2 葉 (3)小綠葉蟬吸吮後之一心 3~4 葉 (4)小綠葉 蟬吸吮後之一心 4~5 葉。
183. 茶菁受小綠葉蟬吸吮後會造成下列何種現象? (1)葉肉肥厚 (2)茶葉萎縮、黃化呈船形 (3)葉色深綠 (4)節間變長。
184. 東方美人茶日光萎凋攤菁厚度何者為宜? (1)攤薄,芽葉間不重疊 (2)厚度 1~2 公分 (3)前半段攤薄,後半段攤厚 (4)前半段攤厚,後半段攤薄。
185. 下列對於東方美人茶炒菁的敘述何者正確? (1)因東方美人茶為重萎 凋之茶類,故炒菁時間不可過久,溫度不可太高,故一般以 100~120 °C炒 2~3 分鐘為宜 (2)以約 180~200°C炒菁至菁味消失、散發熟果香、具微刺手感即可 (3)以約 250~300°C炒菁至菁味消失、散發熟果 香、具微刺手感即可 (4)以約 250~300°C炒菁至菁味消失、散發蜂蜜香、具微刺手感即可。
186. 東方美人茶炒菁後靜置回潤的目的,下列何者為非? (1)增加熟果味 (2)使成茶色澤鮮艷 (3)避免碎葉 (4)使成品茶湯水色呈亮麗鮮紅色。
187. 有關東方美人茶揉捻過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1)重壓揉捻 6~7 分鐘 (2)不需要揉捻 (3)揉捻壓力不宜過重、時間不宜過長 (4)輕揉30分鐘以上。
188. 一般東方美人茶之乾燥溫度在下列範圍內? (1)40~50°C (2)60~70°C (3)80~90°C (4)110~120°C。
189. 下列臺灣部分發酵茶類,茶黃質含量何者較高? (1)東方美人茶 (2)文山包種茶 (3)凍頂烏龍茶 (4)清香型高山茶。
190. 下列對大葉種茶樹之敘述何者為非? (1)樹形為灌木形 (2)葉形較大 (3)柵狀組織較薄 (4)適製紅茶。
191. 紅茶萎凋程度敘述何者有誤? (1)原則上茶菁減少重量約 30~55%為宜 (2)萎凋不足茶菁容易於揉捻過程中破碎 (3)萎凋過度茶菁容易於揉捻過程中破碎 (4)茶菁之萎凋程度不影響成茶滋味。
192. 下列何者不是紅茶常用的萎凋方法? (1)萎凋架自然萎凋 (2)日光萎凋 (3)熱風萎凋 (4)萎凋槽萎凋。
193. 紅茶茶菁萎凋的敘述何者為非? (1)使茶菁均勻散失水分 (2)增加葉片柔軟度 (3)萎凋速度越快越好以縮短製茶時間 (4)使細胞膜半透性消失幫助酵素催化作用。
194. 紅茶茶菁萎凋速度受下列何者影響? (1)溫濕度 (2)攤菁厚度 (3)通風條件 (4)以上皆是。
195. 下列何者為紅茶揉捻的目的? (1)使茶菁均勻散失適量的水分,減少細 胞張力 (2)利用揉捻過程產生的高溫破壞酵素活性 (3)使萎凋茶菁捲曲、成條索狀 (4)以上皆是。
196. 下列關於紅茶揉捻的敘述何者正確? (1)揉捻過程中適度加壓可增進製茶品質 (2)加壓力道為先輕後重 (3)揉捻過程中頇適時解塊以免葉溫升高 (4)以上皆是。
197. 下列何者不是紅茶揉捻的目的? (1)使萎凋茶菁捲曲、成條索狀 (2)使萎凋茶菁粉碎抑制發酵 (3)使茶汁附著於茶菁表面 (4)破壞細胞膜促進發酵作用。
198. 下列何者為紅茶發酵過度時之缺點? (1)茶湯出現酸餿味 (2)成茶外觀色澤枯暗 (3)水色偏暗且滋味平淡 (4)以上皆是。
199. 紅茶發酵不足時將產生何種缺點? (1)茶湯水色欠紅,滋味菁澀 (2)茶湯出現酸餿味 (3)成茶外觀烏黑光潤 (4)以上皆非。
200. 紅茶乾燥的目的以下何者為非? (1)利用高溫迅速破壞酵素活性 (2)除去茶葉中多餘水分,使其充分乾燥 (3)固定紅茶條索外型 (4)增加焙火香。
201. 下列對於紅茶凝現象(cream down)描述何者為非? (1)由茶黃質、茶紅質及咖啡因聚合而成 (2)加熱後茶湯可恢復清澈 (3)茶湯冷卻後因微生物滋生造成之變質現象 (4)可做為判斷紅茶品質優劣的參考。
202. 大量條形紅茶精製之步驟下列何者為是? (1)篩分併堆 (2)團揉 (3)解塊 (4)薰香。
203. 條形紅茶精製之步驟下列何者為非? (1)切斷 (2)篩分 (3)烘焙 (4)風選。
204. 世界紅茶生產總產量最高國家為? (1)中國 (2)日本 (3)印度 (4)印尼。
205. 依據臺灣飲用習慣,臺茶 18 號不屬於? (1)產地紅茶 (2)工夫紅茶 (3)薰香紅茶 (4)單品紅茶 之分類。
206. 有關大葉種茶樹描述何者為非? (1)可依據樹勢強弱判斷 (2)喬木型 (3)不喜偏冷的氣候環境 (4)不喜歡 pH 過高的土壤
207. 下列何者非條形紅茶精製製程? (1)風選 (2)切斷 (3)篩分 (4)切菁。
208. 紅茶茶乳作用的形成下列何者為非? (1)高含量茶黃質、茶紅質及咖啡因聚合而成 (2)可做為判斷紅茶品質優劣的參考 (3)添加牛乳 (4)不溶性聚合物。
209. 紅茶的發酵主要因素為? (1)內生酵素 (2)微生物 (3)外源酵素 (4)無氧發酵 作用。
210. 1823 年英國人羅伯特在何處發現阿薩姆種茶樹? (1)中國 (2)印度 (3)錫蘭 (4)印尼。
211. 茶黃質與紅茶之關係,下列何為是? (1)茶黃質愈高,亮度愈暗 (2)茶黃質愈低,亮度愈亮 (3)茶黃質越高,收斂性愈強 (4)茶黃質越低,收斂性愈強。
212. 紅茶製造中必頇反覆解塊之原因,下列何者為非? (1)團塊解散 (2)散除葉溫 (3)增加葉溫 (4)有利揉捻均勻茶汁液釋出。
213. 紅茶萎凋的目的,下列何者為非? (1)減少張力促進柔軟 (2)增加韌性以利揉捻 (3)使茶葉產生化學及物理作用 (4)使茶葉捲曲成條索狀。
214. 大葉種紅茶萎凋的方式,下列何者非主要處理製程? (1)室內自然風 (2)萎凋槽熱風 (3)日光萎凋 (4)室內熱風。
215. 紅茶發酵作用下列何者為非? (1)促使兒茶素轉變成茶黃質 (2)多酚氧化酵素是媒介物 (3)影響紅茶品質甚大 (4)發酵溫度越低越佳。
216. 紅茶發酵作用最適條件何者為是? (1)90~180 分鐘 (2)相對濕度 95% (3)5~7 公分厚度 (4)以上皆是。
217. 下列何者為製茶工廠規劃的原則? A 安全、B 隨性規劃、C 經濟、 D 合法、E 通風、F 動線順暢、G 愈大間愈好、H 衛生 (1)ABE (2)AFH (3)BDG (4)CDH。
218. 有關製茶廠設置規劃之安全性,何者正確? (1)需規劃設置逃生出口, 並確實標明或放指示燈 (2)為了加工方便,瓦斯燃料可直接擺放於機械旁,不用特別區隔 (3)可不必裝設消防設備或滅火器 (4)為避免 界汙染源進入加工區內,不能設置窗戶或排風扇等通風設施。
219.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製茶廠面積可無限擴充 (2)應視產量設計規劃適當製茶廠面積 (3)為避免空間浪費,廠區內不用分別區隔,可將農機,製茶機具擺放一起 (4)以上皆非。
220. 若需要申請農產加工室,可參考下列哪種法規? (1)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2)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 (3)茶葉良好製造規範 (4)工廠管理法。
221. 依縣(市)政府辦理申請農業用地作業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作業要 點規定,下列申請區域何者需送各縣市政府審查核定? (1)原住民保留 地 (2)山坡地保育區 (3)都市計畫農業區 (4)以上皆是。
222. 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中第八條規定,未規定高度之農業設施,其高度不得超過幾公尺? (1)5 (2)10 (3)14 (4)20 公尺。
223. 下列工廠內加工區域何者清潔程度要求最高? (1)一般作業區 (2)清潔區 (3)非處理區 (4)準清潔區。
224. 下列製茶場域與各清潔區對應關係何者正確? (1)日光萎凋場-清潔區 (2)炒菁室-非作業區 (3)茶葉內包裝室-清潔區 (4)員工休息室-準清潔 區。
225. 有關衛生安全製茶廠之物流動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非作業區- 清潔區-一般作業區-準清潔區 (2)非作業區-一般作業區-準清潔區-清潔區 (3)一般作業區-非作業區-準清潔區-清潔區 (4)清潔區-準清潔 區-一般作業區-非作業區。
226. 目前農糧署推動的衛生安全製茶廠星等評鑑,其中最高等級為幾顆 星? (1)3 顆星 (2)4 顆星 (3)5 顆星 (4)6 顆星。
227. 下列何者非衛生安全製茶廠所必要的設備? (1)參觀廊道 (2)逃生指示 燈 (3)吸菸區 (4)緊急照明設備。
228. 茶葉貯藏安全水分限量為? (1)3~5% (2)7% (3)12% (4)1%以下。
229. 導致茶葉貯存時品質劣變之因素,下列何者為非? (1)光線 (2)溫度 (3)氧氣 (4)發酵程度。
230. 下列何者不是茶葉包裝應符合之要求? (1)包裝材質透濕性與透氣性低 (2)無異味 (3)透光 (4)可耐擠壓。
231. 對不同發酵程度而言,何種茶類於常溫下最不耐貯藏? (1)紅茶 (2)烏龍茶 (3)包種茶 (4)綠茶。
232. 綠茶在高溫貯藏下,易造成茶湯水色 (1)清澈 (2)明亮 (3)黃褐 (4)翠綠。
233. 茶葉保鮮貯藏之場所應具備 (1)高溫、低濕、明亮 (2)低溫、高濕、 陰暗 (3)低溫、低濕、陰暗 (4)高溫、高濕、明亮 的條件。
234. 茶葉貯藏過程中兒茶素再氧化會導致品質變化,何者錯誤? (1)成茶外 觀失去光澤 (2)茶湯水色褐變 (3)茶湯失去活性 (4)增加茶湯鮮爽度。
235. 導致茶葉貯藏過程中劣變的主因中,最不易防範的為 (1)茶葉吸濕 (2)吸收異味 (3)自發性氧化作用 (4)光照。
236. 茶葉含水量超過 (1)7% (2)4% (3)2% (4)1% 不利於茶葉品質,化學變化會加速進行。
237. 茶葉含水量超過 (1)5% (2)7% (3)9% (4)12% 茶葉容易長黴。
238. 優質陳年茶陳化保存條件,不包括 (1)優質茶葉原料 (2)茶葉低含水 量 (3)充氮包裝 (4)避光 的條件。
239. 優質陳年茶陳化保存,頇具備 (1)高濕 (2)高溫 (3)無異味 (4)無空氣 的環境條件。
240. 茶葉保鮮環境條件,何者為非 (1)乾燥 (2)高溫 (3)無異味 (4)無氧氣 的環境條件。
241. 臺灣茶葉評審項目中,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1)判別茶葉產地來源 (2)嗅聞茶葉香味之種類、清濁、純雜或農藥殘留等 (3)審視開湯後葉底的色澤、舒展度與勻整度,並可藉由葉底瞭解品種、製茶過程是否有缺失 (4)以上皆是。
242. 茶葉品質鑑定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1)弱酸性水質沖泡之湯色透明 度好 (2)初感有苦味的茶湯,應抬高舌位,把茶湯壓入舌根,進一步評定苦的程度 (3)每次用新煮開的水沖泡,避免過度烹煮,影響茶湯 表現 (4)品評時,茶湯量以每次 15 毫升左右最適宜。
243. 茶葉品質鑑定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1)評審葉底主要靠視覺和味覺來判別 (2)茶湯高於 70°C時品評茶湯滋味,味覺器官易燙傷,影響正 常評味 (3)從湯匙裡吸茶湯的速度要自然 (4)為了正確評味,在評審 前最好不吃有強烈刺激味覺的食物,如辣椒及蔥蒜等。
244. 茶葉品質鑑定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1)取樣人員無需受過專業訓練 (2)品評茶湯滋味,以分辨湯質的甘醇、苦澀、濃稠、淡薄及其活性、 刺激性、收斂性等 (3)每次嗅聞時不宜超過 3 秒,因嗅覺易疲勞失去 靈敏度 (4)秤樣時一次抓取超過 3 公克,再精秤 3 公克,避免挑選外 觀好的茶樣。
245. 評茶時沖泡茶湯方法,下列何者為非? (1)沖泡茶葉每次 30 杯,沖水速度最好在 50 至 60 秒鐘內完成 (2)用湯匙在茶碗中攪動約半圈,使茶湯沈澱物集中在碗中心,以便觀察水色 (3)若碗中有茶葉漏入應立即撈出 (4)沖泡時,隨泡隨加杯蓋,蓋孔對準出水口。
246. 下列何者為清香型茶缺點描述用語? (1)清香 (2)花香 (3)菁香 (4)果香。
247. 評茶時嚐滋味的技巧描述,何者為非? (1)若有苦味的茶湯,應抬高舌 位,把茶湯壓入舌根,進一步評定苦的程度 (2)茶湯數量以每次 15–20 毫升左右最適宜 (3)較適合的嚐味時間是3~4秒鐘 (4)最適合評茶要 求的茶湯溫度是 40–50°C。
248. 審視葉底主要是靠下列哪些感官來判別? (1)視覺和觸覺 (2)味覺與嗅 覺 (3)視覺與味覺 (4)聽覺與嗅覺。
249. 下列何項茶葉特性可利用葉底審視來判別? (1)葉片厚薄軟硬 (2)茶產 地來源 (3)農藥殘留 (4)以上皆是。
250. 臺灣茶評審標準中,何種茶類外觀評比要求較高? (1)東方美人茶 (2)文山包種茶 (3)清香型烏龍茶 (4)熟香型烏龍茶。
251. 茶葉感官品評的應用範圍,下列何者為是? (1)茶葉原產地鑑別 (2)茶葉成分鑑定 (3)消費者之喜好性與接受性調查 (4)以上皆是。
252. 茶葉感官品評的應用範圍,下列何者為非? (1)茶葉成分鑑定 (2)茶葉 產品標準之設定及分級 (3)茶葉產品之改進 (4)茶葉加工方法之改進。
253. 茶葉感官品評的應用範圍,下列何者為非? (1)茶葉產品之改進 (2)茶葉農藥的殘留判定 (3)茶葉品評與理化成分分析之相關性 (4)茶葉品評員篩選與訓練。
254. 下列何者非優秀品評員應具備之要件? (1)具有良好的品德與相貌 (2)具備感官品評與茶葉相關專業知識 (3)頇具備評茶實際經驗 (4)以上皆是。
255. 下列何者非味覺? (1)酸 (2)甜 (3)苦 (4)澀。
256. 品嚐味精時,在有食鹽的存在下,其鮮味會更明顯,此種味覺的變化 是? (1)味覺的增強 (2)味覺的抑制 (3)味覺的變調 (4)以上皆非。
257. 品嚐食鹽或奎寧後,即刻飲無味的清水,會感到有些甜味,此種味覺的變化是? (1)味覺的增強 (2)味覺的抑制 (3)味覺的變調 (4)以上皆 非。
258. 品嚐糖和食鹽時,兩者同時食用,可以互減甜味與鹹味,此種味覺的變化是? (1)味覺的增強 (2)味覺的抑制 (3)味覺的變調 (4)以上皆非。
259. 一般從茶園採摘回來的鮮嫩茶菁含水量在下列哪個範圍為主? (1)15~30% (2)35~50% (3)55~65% (4)70%以上。
260. 茶的風味主要由下列何種茶葉成分所決定? (1)可溶性成分 (2)水分 (3)不可溶性成分 (4)以上皆是。
261. 下列何種成分能決定茶葉的滋味? (1)胺基酸 (2)咖啡因 (3)多元酚 (4)以上皆是。
262. 茶葉胺基酸與品質的關係,下列何者為非? (1)胺基酸在茶樹中,成熟葉所含比例最高 (2)茶胺酸為茶葉鮮爽度的重要成分 (3)茶胺酸是茶 葉中最主要也是特有的胺基酸 (4)多種胺基酸是呈現香氣或做為香 氣的前驅物。
263. 茶葉中兒茶素之特性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1)小葉種兒茶素含量低, 適於製造紅茶 (2)同一茶樹品種以夏季茶菁的兒茶素類成分含量最 高 (3)大葉種兒茶素含量高,適於製造紅茶 (4)兒茶素氧化聚合產物 包括茶黃質、茶紅質。
264. 下列茶葉的香氣成分種類何者最多? (1)綠茶 (2)包種茶 (3)烏龍茶 (4)紅茶。
265. 茶葉化學成分與茶湯滋味關聯性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1)水溶性果膠是形成茶湯醇厚感和外形光澤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2)花青素是茶湯中的甘之源 (3)果膠質與糖類、胺基酸類的總和,是茶質醇厚的指標 (4)胺基酸是構成茶湯中「鮮醇爽口」滋味的主要物質。
266. 茶葉化學成分與茶湯滋味關聯性的描述,下列何者為是? (1)咖啡因是茶湯中的澀之源 (2)胺基酸是茶湯中的甘之源 (3)茶葉中的皂素是香氣的主要成分之一 (4)以上皆是。
267. 茶葉物質中帶有苦味的主要成分是 (1)胺基酸 (2)咖啡因 (3)兒茶素 (4)多元酚類 化合物。 苦味是呈味物質對感受器官刺激作用的反應。
268. 茶中苦味物質主要是何種成分 (1)咖啡鹼 (2)可可鹼及茶鹼 (3)花青素和皂素 (4)以上皆是。 苦味是呈味物質對感受器官刺激作用的反應。
269. 感官品評檢定苦味係以何種藥劑沖泡做為詴劑? (1)單寧 (2)硫酸奎寧 (3)焦糖 (4)明礬。
270. 茶葉物質中帶有澀味的主要成分是 (1)胺基酸 (2)咖啡因 (3)花青素 (4)茶多元酚類 化合物。
271. 澀味是呈味物質對感受器官刺激作用的反應。感官品評檢定澀味係 何種藥劑沖泡為詴劑? (1)單寧 (2)硫酸奎寧 (3)焦糖 (4)皂素。
272. 澀味是由於澀味物質刺激口腔粘膜,使粘膜蛋白質被凝固,引起收斂的感覺,此時感到的滋味便是澀味。其是由於刺激何種神經末梢所產 生的? (1)味覺 (2)嗅覺 (3)觸覺 (4)聽覺。
273. 下列何種味道不是由於作用味蕾所產生的,而是由於刺激觸覺神經末梢所產生的? (1)鮮味 (2)澀味 (3)苦味 (4)鹹味。
274. 茶葉拼對辨識進行檢定杯數,下列何者為是? (1)共 10 杯,採 1~10 逢機排列 (2)上下排各 10 杯,各採 1~10 排列 (3)上下排各 10 杯,各採 1~10 及 A~J,全部採相對應排列 (4)上下排各 10 杯,各採 1~10 及 A~J,全部採逢機排列。
275. 茶葉拼對辨識以 20 杯茶湯進行檢定,今有受測者 30 名,以每碗 150ml 計算,測詴 1 重複您該為他們準備共多少茶湯? (1)6000ml (2)9000ml (3)90,000ml (4)60000ml。
276. 茶葉拼對辨識以 20 杯茶湯進行檢定,今有受測者 30 名,以每碗 150ml 計算,測詴 2 重複您該為他們準備共多少茶湯? (1)18000ml (2)12000ml (3)150000ml (4)180000ml。
277. 今有受測者 30 名進行茶葉拼對辨識,同樣茶葉上下 2 杯進行檢定, 一般係以 1 公克茶葉利用 50ml 沸水沖泡,若給予受測者茶湯以每碗約 100ml 計算,每個測詴茶樣您該準備多少公克進行沖泡? (1)60 (2)120 (3)180 (4)240 公克。
278. 今有受測者 30 名進行 2 重複茶葉拼對辨識,同樣茶葉上下 2 杯進行 檢定, 一般係以 1 公克茶葉利用 50ml 沸水沖泡,若給予受測者茶 湯以每碗約 100ml 計算,每個測詴茶樣您該準備多少公克進行沖泡? (1)120 (2)240 (3)360 (4)480 公克。
279. 茶葉拼對辨識採用黑色碗進行檢定,受測者可透過何種品評能力評判上下兩個茶湯是來自同樣茶葉? (1)茶湯水色 (2)香氣 (3)水溫 (4)香氣與滋味。
280. 評茶人員應具備條件,下列何者為非? (1)需具備敏銳的感官能力 (2)需具備熟練的技術與經驗 (3)評審經驗豐富者,評茶環境及設備可不拘 (4)以上皆是。
281. 評茶室設置要點,下列何者為宜? (1)設置大樓地下室 (2)設置大樓二樓以上 (3)室內色彩以不反光之黑色為宜 (4)室內色彩以不反光之藍色為宜。
282. 評茶室設置要點,下列何者為宜? (1)設置大樓地下室 (2)評茶台檯面漆黑 (3)室內色彩以不反光之黑色為宜 (4)室內色彩以不反光之藍色為宜。
283. 評茶室設置要點,下列何者為宜? (1)設置大樓地下室 (2)評茶台檯面 漆成白色 (3)室內色彩以不反光之黑色為宜 (4)室內色彩以不反光之白色為宜。
284. 審茶盤是供盛放茶樣用,便於取樣沖泡及審查茶葉外觀(形狀及色 澤)。使用長方形及正方形容器,一般可用無臭無味的材質 (1)薄木板 (2)圕膠 (3)金屬 (4)以上皆是 製成。
285. 審茶杯是供茶葉沖泡開湯及評審茶葉香氣用,在杯柄對面的杯口上有一小缺口,若呈鋸齒形,一般是用來沖泡下列何種茶類? (1)條形或球形綠茶 (2)碎形紅茶 (3)條形包種茶 (4)球形烏龍茶。
286. 下列茶葉評審用具何者為非? (1)秤量計、計時器 (2)審茶匙、湯杯 (3)茶渣桶、茶壼 (4)糖度計。
287. 一般評茶用水以下列何種水質沖泡其湯色透明度較好 (1)弱酸性 (2)中性 (3)弱鹹性 (4)含礦物質或鈣鐵離子高水質。
288. 審茶杯與審茶碗排放相對位置為何? (1)茶杯距離桌沿二指幅,茶碗距離茶杯一指幅 (2)茶杯距離桌沿一指幅,茶碗距離茶杯一指幅 (3)茶杯距離桌沿三指幅,茶碗距離茶杯二指幅 (4)茶杯與茶碗應緊靠 在一起。
289. 在評審茶盤內放置號碼牌,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號碼牌順序由右至左 (2)號碼牌順序由左至右 (3)號碼牌需朝外,方便記錄 (4)號碼牌數 字及字體需清晰。
290. 茶葉取樣人員需受過專業訓練,取樣前整盤茶葉攪拌均勻,用姆指、 食指及中指輕輕抓取茶樣,避免捏碎,影響評審結果,一般一次抓多少茶樣? (1)重量不拘 (2)精挑細選,數量不拘 (3)不得超過 3 公克 (4)超過 3 公克。
291. 茶葉沖泡用水煮沸後,在沖茶前需注意手提起茶壺,茶壺蓋子上小通氣孔位置應在那方位? (1)壺蓋孔在提把前方 (2)壺蓋孔在提把後方 (3)壺蓋孔在提把正上方 (4)壺蓋孔在提把正後方 避免蒸汽燙傷。
292. 茶葉沖泡過程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以沸滾適度的開水沖泡滿杯 (2)水量應與杯口齊 (3)沖泡第一杯倒水起即應計時 (4)沖泡第一杯倒滿水才開始計時。
293. 茶葉沖泡過程,煮沸水後之茶壺,在提取前需 (1)提取水壺直接沖泡 (2)壺把太熱,以濕布包裹再提水沖泡 (3)壺把太熱,以乾布包裹再提水沖泡 (4)壺蓋孔對準壺把,以利出水。
294. 茶葉沖水速度,以 30 杯茶計算,一般以多少秒沖完為宜? (1)45 秒以 下,愈快愈好 (2)依茶壺出水量大小而異,約 60~90 秒左右 (3)90~120 秒 (4)沒時間限制。
295. 茶葉沖泡應隨泡隨加杯蓋,蓋孔朝向杯柄,各種茶類浸泡時間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碧螺春綠茶浸泡 5 分鐘 (2)條形包種茶浸泡 5 分鐘 (3)半球形烏龍茶 6 分鐘 (4)日月潭紅茶 6 分鐘。
296. 茶葉沖泡濾出茶湯後以吸水性佳抹布擦拭桌面主要目的 (1)避免審茶杯因桌上有水而滑動 (2)美觀 (3)衛生 (4)列為茶葉評分項目。
297. 茶葉沖泡濾出茶湯後,一般用湯匙在茶湯中攪動 (1)半圈 (2)1 圈 (3)2 圈 (4)5 圈,即可促使茶葉沈澱物集中在碗中心,以便觀察茶湯水色。
298. 為了正確判斷茶葉香氣類型之高低和長短,嗅時應重複一、二次,但 每次嗅時不宜過久,因嗅覺易疲勞失去靈敏感,一般是聞多少秒為宜? (1)0.5秒 (2)1秒 (3)3秒 (4)5秒 左右 。
299. 茶葉可根據下列葉底的那些條件來評定品質優劣,敘述中何者為非? (1)老嫩與發酵程度 (2)色澤、均勻度 (3)軟硬、厚薄度 (4)可溶性成分。
300. 評審時要知道茶葉有無摻雜及異常的損傷,可由茶葉 (1)外觀 (2)香氣 (3)滋味 (4)葉底 來研判最正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