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未來世界
中英文對照連結:https://beutic.co/blog/2020-classic-taiwanese-cuisine-restaurants/
無預警的疫情造成全世界大動盪,影響的層面既廣且深,甚至沒有人能預料到接下來的世界會發生什麼事、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對我來說,疫情造成原本的導遊、領隊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同時美國的茶葉公司也造成很大的營業損失。幸好,我還保有茶葉公司的飯碗,並且能偶爾擔任英文導覽的講師。
然而,我相信這次的疫情對於未來的世界將有非常大的衝擊,無論是國家、社會、乃至個人。對我而言,個人與工作的關係將重新被定義,進而出現許多的可能。
偶然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讀到由《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寫的專欄《大流行後,迎接一場教育和工作革命》(After the Pandemic, a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and Work Awaits)。這篇文章完完全全地把我心理想的未來趨勢所描述出來,以下文摘是我認為非常具有啟發性的部分。
Link: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20/opinion/covid-education-work.html
由於技術變革、數位化和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有兩件事情正在同時發生:一是世界正在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 — — 儘管大流行病和政治讓貨物和人員的全球流動放緩,但服務業的全球化速度迅猛;二是「技能的半衰期不斷縮短」,意思是不管你今天擁有什麼技能,它淘汰的速度都越來越快。
你的子女們會在一生中多次改變工作和職業,這意味著他們的職業道路將不再沿著簡單的「學習然後工作」的軌跡,而是沿著「工作-學習-工作-學習-工作-學習」的軌跡。
學習是新的養老金,。是你每天如何創造未來價值的方法。顯然,每個人仍需要在閱讀、寫作和數學上打下牢固的基礎,但在一個人們會多次改變工作和職業的世界裡,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的自我激勵將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數位化和全球化的加速正在逐漸將越來越多的工作「模塊化」,工作將被分解為公司可以外包出去的小模塊。公司將越來越多地成為用合成和協調這些模塊來製造產品和服務的平台。
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將越來越多地與公司脫離,工作崗位和工作也將越來越多地彼此脫離。有些工作將由機器來完成;有些工作將要求人在辦公室或工廠裡近距離完成;有些工作將遠程完成;有些將只是一個任務的一部分,可以外包給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作變得模塊化、數位化,與辦公室或工廠脫離,更多不同群體的人 — — 那些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少數民族、全職媽媽和爸爸,以及殘疾人 — — 都將能夠從自己家中競爭這些工作。
今天,Infosys (印度資訊公司)要找的不只是「解決問題的人」,他說,而是「發現問題的人」,也就是對藝術、文學、科學、人類學等等有廣泛興趣的人,他們能在人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之前找到人們想要的東西。